
别再忽视孩子打呼噜!可能是腺样体肥大的信号
孩子睡觉打呼噜,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是一种可爱的表现,甚至觉得这种小呼噜声还挺有趣的。但实际上,打呼噜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睡得香甜,反而可能是某些问题的信号❗比如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导致的。
什么是腺样体肥大?
腺样体,也称作咽扁桃体或增殖体,是人体中的淋巴组织之一,它坐落于鼻咽部顶壁与后壁的交汇处,正好位于两侧咽隐窝之间。
作为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,腺样体在维护身体健康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。然而,腺样体肥大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炎症反复刺激,进而引发的病理性增生和肥大。
这种肥大不仅影响腺样体本身,还可能引发身体其他器官出现各种症状,是一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疾病。
孩子腺样体肥大的原因
腺样体本身易受感染导致增生肥大
腺样体自出生后便存在,但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儿童较低的免疫力,它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,进而引发急性或慢性炎症,导致病理性增生和肥大。
邻近器官炎症波及腺样体
孩子的急性或慢性鼻炎、鼻窦炎、扁桃体炎等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,炎症可能蔓延至咽喉部位,刺激腺样体,使其出现增生肥大。
其他因素增加增生风险
胃食管反流和机体淋巴组织增生活跃等因素,同样可能增加腺样体组织增生的风险,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。
腺样体肥大
还可能产生以下不良影响
一、 降低颜值
长期张口呼吸易使上下颌骨位置发生改变,形成腺样体面容,使孩子面部表情显得呆滞、愚钝,且这种变化长大后难以改变,严重影响颜值。
二、经常生病
腺样体肥大常伴随炎症,且长期不愈,严重时可能引发慢性鼻窦炎、支气管炎等疾病,导致孩子体质虚弱,经常生病。
三、听力减退
肥大的腺样体压迫咽鼓管咽口,导致咽鼓管阻塞,进而引发分泌性、化脓性中耳炎,使孩子出现听力减弱、耳闷及耳鸣等症状,影响听觉健康。
四、 影响身高
腺样体肥大导致的晚间睡眠质量差可能使生长激素分泌不足,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,可能导致身高发育受阻。
五、智商落后
长期缺氧可能引发白天嗜睡、萎靡不振等症状,严重影响脑细胞的正常发育。
严重时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、反应迟钝,甚至智商降低,对孩子的智力发展造成不可逆的损害。
因此,家长们应高度重视孩子腺样体肥大的问题,一旦发现相关症状,务必及时就医,接受专业治疗,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健康隐患。
腺样体肥大怎么办?
腺样体肥大对宝宝的健康影响深远,家长们切勿轻信网上流传的口呼吸贴、矫正器等“小神器”,这些产品并不能真正改善腺样体肥大的问题,甚至可能给宝宝带来不适和缺氧的风险。
那么,当发现宝宝腺样体肥大时,应该如何应对呢?
一、注意口腔卫生
家长应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如定期刷牙、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,并避免摄入不洁净的食物。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口腔病菌对腺样体的刺激。
二、避免呼吸道刺激
为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,避免呼吸道受到花粉、尘螨等外界因素的刺激,以免加重腺样体肥大的症状。
三、调整睡眠体位
通过改变宝宝的睡姿,如从平躺变为侧睡,有助于减轻打鼾现象,提高睡眠质量。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睡眠习惯进行调整,确保宝宝呼吸畅通。
四、药物治疗
如果经过专业医生确诊为生理性腺样体肥大,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鼻用激素喷鼻、口服孟鲁斯特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。药物治疗通常能够缓解症状,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五、手术治疗
对于严重肥大的腺样体,如果医生建议手术治疗,家长应积极配合。目前腺样体切除手术已经非常成熟,手术时间短且安全有效。家长应克服对麻醉的担忧,及时为宝宝进行治疗,以免长期病理性腺样体肥大给宝宝带来更大的危害。
总之,面对腺样体肥大问题,家长应理性对待,遵循专业医⚕的建议,选择适合宝宝的治疗方法。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医疗指导,我们可以为宝宝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。